先知_讀後
...
「如果今天是收穫的日子,那麼我是在哪個被遺忘的季節和哪片土地上播種的種子?如果此刻的確是我舉起明燈的時候,那燈中燃燒的並不是我點燃的焰火。我舉起的燈空虛而晦暗,夜的守夜者將為它添上油、點起火。」這是穆斯塔法到達奧法利斯城時所說的話。艾勒穆斯塔法—散文詩先驅的紀伯倫著作—先知中的主角。藉著這位哲人的角色,紀伯倫闡述了他本人對美、婚姻、子女、哀樂…等問題的看法,體現了他對人生的理性思考、和對理想世界的嚮往!
「那召喚一切的大海在召喚我,我必須登舟了。因為儘管時光在夜晚燃燒,但留下卻意味著凍結、被禁煙於鑄模。聲音無法帶走賦予他翅翼的唇舌,他只能獨自尋找天空;蒼鷹不攜巢禾,才能獨自飛越太陽。」該放手時即需放手,就像沒有永遠的依賴一般;時機一到,總該學會面對!即使有再多的不捨,依舊必須放下;就好像隨歲月成長的我們,也有獨立的一天,無論再怎麼抗拒,時間的流砂不會因鐘擺的停止而靜止。也好比鳥兒要學習如何飛翔一樣,牠們必須先捨去安全的窩巢與枝條,勇敢的展翅跳下(賭上生命)來學會;為了翱翔在那屬於牠們的藍天,牠們必須放棄依賴並成長。「莫非分別的一刻也是相聚的時分?難道我的夜晚實際是我的黎明?」當我們悲傷著分離,亦也該欣喜另一段旅途。有多少事物總是彼此相隨、牽引…倘若夜晚意味著絕望,那黎明即象徵希望!黑夜的孤獨吞噬著寂寞的心,但那份靜謐同時也平撫了不安;試著去發現天剛露白的美,起身迎接清新的早晨吧!
「愛除了自身別無所予,除了自身別無所取。愛不佔有,也不被佔有;因為愛有了自己就足夠了。」霸道的宣言、擁有,自己總以太堅持、以佔有慾強為理由;這究竟是愛,還是統治?或許正因多數人將愛視為一種佔有,而造成「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類令人無奈的論調吧。「愛別無所求,只求成全自己。…體會太多的溫柔帶來的痛苦,被自己對愛的體會所傷害,心甘情願的淌血。」正是那心甘情願!無須渴望能有所回報,而是誠心的祝福。無私的愛、真誠的愛。何必在意對方是否重視或者回絕?當我們真心的愛著對方,所希冀的只是他們能過的好、過的幸福;而付出並非為了等值的回報,又何須傷心難過呢?帶著愛與感謝,帶著喜愛萬物的心生活著,猶如—其實本就如此—你正是這土地的孩子。
「當你們欣喜時,深究自己的心靈,你們會發現如今帶給你們快樂的,正是當初帶給你們憂愁的。當你們悲哀時,再審是自己的心靈,你們會發現如今帶給你們憂愁的,正是當初帶給你們歡樂的!」也許現在遇到憂愁、悲傷、苦痛的事物,但可知哪天將成為甜美的回憶?沉浸在幸福、歡樂漩渦中,又可知這被後會帶你進入另一波失落?常說「苦樂參半」,若是未曾悲傷,何來言之快樂?只想一味追求樂趣,即使能擁有,想必也無法發現其可貴呀!歡樂與憂愁「他們一同降臨,當其中一個獨自與你同席時,要記住另一個正在你的床上安眠。」「的確,你們像搖擺於憂愁與歡樂之間的一架天平。只有當你們完全虛空時,你們才會靜止、平衡。」看透物質與精神吧!從此,心不再起伏、不再因激盪而傷神!我們總是追求著歡樂,討厭那悲傷憂愁;也許是因為悲傷憂愁令我們難過,而歡樂則能令我們忘卻那些吧。萬物是趨向安定的,我們也是如此,所以才想逃脫那些不愉快…但這只是一種逃避罷了。說穿了不過是無法去正視、面對那些所謂的苦痛,因為懦弱所以選擇逃開,甚至用歡樂來麻痺自己。儘管在那片刻間,真的能忘記苦痛與悲傷,但就如同紀伯倫寫的「他們一同降臨」,你不過先選擇了你所愛的歡樂,而你所害怕的憂愁終究會來到。既然如此,何不大方的張開雙手,一起擁抱歡樂與憂愁呢?當我們學會用同樣的心情去迎接、面對,我想,天平也會愈趨向平衡吧!
對於犯錯、犯罪者,人們有什麼反應?是否曾因看不起他們而鄙視、嘲弄;自以為高尚的做出評論與宣告。「即使是聖人大德,也不可能高過你每個人內心的至尊;同樣,即使是惡人弱人,也不可能低於你們內心的至卑。」不僅是我,我想多數人也都是如此的吧。當我們看著新聞那些犯罪事件,除了驚訝於他們的手段殘忍無情等,往往自以為是的瞧不起那些人,甚至稱呼他們為「罪人」;但仔細想想卻發現這有多可笑!「…枯葉,不會未經大樹的默許就枯黃;作惡者胡作非為的背後,並非沒有你們隱匿的許諾。」我們容忍這樣的社會環境,在媒體文化氾濫的「教育」下,是我們的社會將那些犯罪者給孕育出來,但我們卻自命清高地將所有過錯推向那些做出具體行動的人。若說我們能撇清一切,這豈不是一大笑話!對於這已經變質的社會,應該負責的並非只是那些罪犯,而是我們全體人民,同樣生活在這社會上的一份子!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人們總對未知的事物好奇,死亡亦是;但與其想像未知甚至不可能知曉的事物,把握現在、營造未來應當是更重要的吧!「你們想知道死亡的秘密,但除非在生命的心中,你們能在哪裡找到它呢?」「假如你們想一睹死亡之魂,那麼請為生命之體敞開你的門扉。因為生與死是同一的,猶如河與海。」無須恐懼亦無須憂慮,把死亡看做任務結束吧。在這段過程中,經歷過的喜怒哀樂,學會了哪些?體驗了什麼?又發掘了多少生命和生活的意義呢?誠如某位作家寫的:「當你死去,人們將丈量你織就的布幅。」在這浩瀚宇宙中,我們的生命都是短暫的,如何去度過、體會,都是我們得學習的課程。時光匆匆,更需把握這分分秒秒,無論苦痛或者歡笑,都是生活啊!即便不能光輝燦爛、成就傲人…重要的是過得充實、沒有遺憾!
「如果你們見到過那呼吸的潮汐,你們就會對其他一切事物視而不見;如果你們聽過那夢中的低語,你們就會對其他一切聲響聽而不聞。……不過你們不應因曾經盲目或耳聾而痛悔。因為在那些日子裡,你們會了解萬物隱匿的目的,從而祝福黑暗,就像祝福光明一般。」這是穆斯塔法在最後一章—告別—的一段話,令我有很多感觸。或許就像人家說的「有失也有得」,因為曾經失去或者沒有發現,有一天便會明白並學會;儘管當我們發現時可能已錯失了一段感情、一次機會,但若能因此學會,至少可以確定:下一次,我們會更加把握、珍惜!對於紀伯倫及他筆下的穆斯塔法,令我依戀,那獨特的見解,卻也是很實在的道理;有些事情雖然現在的我還不能很置身其境的了解,但相信有朝一日我將在生活中發現!每當在閱讀這本書,同時也省視自我;每每咀嚼亦得到不同的感受和發現。
人生要學的事真的很多,而生命所會遭遇的是又往往都史料未及;如何去面對、克服?又要怎麼來過這一生?雖說這些並沒有一個明確且絕對的答案,但我深信:「心」,依舊是最重要的!心靈的冶鍊、成長;應該就是影響一切的中心。人生,不過這麼一回,要譜出怎樣的生命樂章,端看我們要如何走下去!
最後,願與大家一同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