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有老師
...
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在青春寄語中說:「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就是一輩子有老師,沒有比無師更不幸的了。」
我以為的確是如此!「一輩子有老師」並不是單指一直會有老師來教導我們知識;我想,應該是說對我們自己而言,一直有值得、需要去學習的人事物吧!韓愈曾說:「人生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一生當中所需要學習的事物太多了,就連至聖先師孔子也不敢說他已經學會了天下事,何況是我們呢?
在這個教育普及的社會裡,大家受教的機會變多了,但就能因此「有老師」嗎?其實不然,假使心中失去了學習的心態,無法以謙虛的態度看這大千世界,那麼,再多的老師又有什麼用呢?他們教的不過是位無心學習、自以為是的朽木罷了。反之,「學習」未必要有個所謂的「老師」,只要願意去學習、了解,生活中的事物都可以是老師!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人類天性渴望求知。」因為「想要知道」,所以我們不停的學習、研究。科學家們向大自然學習,再把那些知識應用、發展;歷史學者們向歷史學習,藉著了解過去來「看見」未來……法國作家左拉說過:「愚昧從來沒有給人帶來幸福;幸福的根源在於知識。」可見知識之可貴、求知之重要!
俄國科學家巴甫洛夫建議了三個求知的原則:一是循序漸進,二是謙虛,三是熱情。我想信:只要一直抱持著「一輩子有老師」的積極學習態度,人生將會更充實而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