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台電腦上,能安裝的東西很多,最基本的零件為CPU、DRAM、主機板、機殼、電源供應器、顯示卡、鍵盤 、硬碟、光碟機、軟碟機和螢幕,再加上必要的連接線及電線。這些東西裝妥後就能開機進Windows 98/Linux 了。

我們就上面這幾種必備的東西和其它常見的電腦零件做個採購上的建議或是介紹。

第二十篇-談SCSI卡-本篇編輯日期為2000年11月



《SCSI卡的選購》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從很久以前開始,就是屬於貴族型的電腦界面,但是在現在價格 下殺的情形下,一般使用者也能很輕鬆的打造SCSI平台。

SCSI的設計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建於主機板上,另一種是採用擴充卡的方式,會內建SCSI卡的主機板很多, 但是常常是較低階的產品,多是用於接燒錄機、MO等傳輸速率低的設備,SCSI擴充卡則是你要多高檔就有 多高檔。

SCSI的規格可分為下列數種:
SCSI
 資料傳輸速率傳輸頻寬可連接設備數目
SCSI-15 MB/Sec8 Bit8
Fast SCSI-210 MB/Sec8 Bit8
Wide SCSI-210MB/Sec16 Bit16
Wide Fast SCSI20 MB/Sec16 Bit16
Ultra SCSI20 MB/Sec8 Bit8
Ultra 2 SCSI40 MB/Sec8 Bit8
Ultra Wide SCSI40 MB/Sec16 Bit16
Ultra 2 Wide SCSI80 MB/Sec16 Bit16
Ultra 160 SCSI160 MB/Sec16 Bit16
Ultra SCSI又稱SCSI-3 Fast或Fast-20 ;Ultra 2 Wide SCSI又稱為Ultra 3 SCSI

有人也許懷疑,SCSI的硬碟機,Ultra 2 Wide 也才80MB/Sec 傳輸,和UDMA 100的100MB/Sec差上一截, 為什麼還那麼貴?我認為原因有兩個,第一,SCSI的硬碟機通常使用了較先進的技術,所以它要衝到80MB/Sec 的可能性比較高,相較之下,UDMA100就有點離譜;第二,SCSI通常用在多工的場合,也就是說,UDMA100是 IDE的規格,對CPU的佔用率比較高,SCSI則比較低,所以在多顆硬碟的場合下,可以讓多顆硬碟一起動作, 讓執行速度更快。在一顆硬碟的情形下,就感覺不出速度的差異了。

SCSI卡上的晶片負責下指令給SCSI設備,也就是當做CPU與設備間的仲介,SCSI晶片決定那個設備要做什麼 動作,CPU丟指令給SCSI卡之後就不管了,馬上進行下一個動作,這樣子CPU可以發揮全力運作,而不用去 管設備。

Ultra 160是最新的規格,市面上看的到的大概只有Adaptec 的AHA系列,部份產品甚至是PCI 64的,所謂 PCI 64 就是指PCI的運作改為六十四位元,傳輸速率比我們主機板上的PCI要快上一倍,這樣子SCSI卡和 CPU之間的傳輸就更無阻礙了。因為原來PCI的三十二位元設計,最大傳輸速率是133MB/Sec,在這種情形 下,Ultra 160的160MB/Sec比PCI的傳輸速率要來的大,就會有阻礙,使得速度無法發揮至百分百,如果 能讓PCI的傳輸速率以266MB/Sec來運作,160MB/Sec就不再是問題了。當然,要配上有PCI64的主機板才能 運作。

SCSI可支援七或十五個設備,上面的表中寫的是八和十六,但是你要扣掉SCSI卡,這張卡也算是一個SCSI 設備,所以只剩七個或十五個,也就是可以裝上七顆或十五顆硬碟。或是二顆硬碟,一個燒錄機,一個光 碟機,一個掃描器都還有剩。

SCSI硬碟能不能拿來開機,得看你的主機板是否有支援SCSI開機的選項。新一點的板子都有。 SCSI卡許多廠商都有出,Adaptec AHA系列是很好的選擇,不過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