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台電腦上,能安裝的東西很多,最基本的零件為CPU、DRAM、主機板、機殼、電源供應器、顯示卡、鍵盤 、硬碟、光碟機、軟碟機和螢幕,再加上必要的連接線及電線。這些東西裝妥後就能開機進Windows 98/Linux 了。

我們就上面這幾種必備的東西和其它常見的電腦零件做個採購上的建議或是介紹。

第十七篇-談掃描器-本篇編輯日期為2000年11月



《掃描器的選購》

掃描器本來是美工人員才有在用的機器,但是在電腦普及後,有的人為了做網頁,有的人為了把心愛的人的 照片放到桌面,掃描器的需求大增,價格也直直落。

掃描器的原理是用光打在要掃描的物體上,再讀取反射後的光線,分辦出各種色彩。原理和影印機差不多, 只是影印機多了「印」的功能。所以你會看到掃描器有個蓋子,有張玻璃,有個像日光燈管的東西,如果玻 璃髒了,掃描後的影像會多了一些污點。

掃描器所謂的解像能力是指分辦色彩的能力,解析度則是指燈光掃過去的時候,每英吋能讀到多少個點, 燈光從一端慢慢跑到另一端,跑的愈慢,表示它讀到的東西愈多,你可以這樣想,如果燈光一下子就跑 到中間,一下子就跑到另一端,那麼解析度能高到那裡去?如果燈光能慢慢地、以均勻的速度前進,就 更能夠讀取反射的光線,進而轉換成我們要的數位影像。

通常解析度是300Dpi到1200Dpi(Dot Per Inch. 每英吋上的點數),但是幾乎所有機種都有9600Dpi的 設計,這是用軟體來做內插法,把兩個點之間用軟體計算得出第三個點,原本解析度是2Dpi,就變成 3Dpi。但是那個多出來的點的色彩,並不能真的保證就是原來影像上的色彩,所以那是假的,並不在考量 的範圍之內。

掃描器的接頭有USB、印表機埠等等,當然也有SCSI的,在接在印表機埠上時,原來接的印表機就要接在 掃描器後面,不影響印表機的功能。各種接頭中,以SCSI的傳輸速度是最高的(當然要看掃描器的設計) ,所以可以更快的把資料送到電腦裡,把影像呈現在你的螢幕上。掃描器傳輸多少資料到你的電腦裡? 要看你掃描的東西多大、解析度設多大,以及色彩設多少Bit來決定。通常用於網頁設計的圖只要用100dpi 就有不錯的效果了。

掃描器的色彩和原來影像的色彩一定是不同的,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樣,因為掃描器在掃描影像時會 遺失部分的影像資訊,第一,依數學理論,一條直線上有無限多個點,掃描器最多讀到數千個點,怎麼會 一樣?第二,掃描器讀取的色彩是經過反射而來,所以和原本的影會必定會有不同,有的軟體把這種情 形叫做掃描器色偏,就是黃色變的有點橘色之類的情形。

掃描器的應用上除了美工人員要的影像之內,另一個最常用的功能就是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學文字辦識。一張文字稿要輸入電腦裡,除了一個字一個字的打進去之外,另一個方法 就是用OCR,簡單來說,就是用掃描器把文字稿掃進電腦裡,經由軟體來辦識這些文字,轉成純文字檔。 這種方法的速度很快,在影像清晰的情形下,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辦識率,一張一千字的文字稿, 人力的話以每分鐘50字計算也要二十分鐘,掃描器掃描約五分鐘,軟體執行時約一分鐘,也才六分鐘就搞定 ,速度上相當快,也相當省力。當然辦視上也有缺點,掃描的影像不夠清晰時,辦識率會下降,遇到寫字 如草書的手寫稿,有時候一個字也辦識不出來(人也看不懂,何況軟體)...

在選購上,每家產品都差不多,有的有附光罩,能掃描負片,這算是比較高階的功能,一般人用不太到, 通常買個600Dpi的產品就可以了,Epson、Mustek、Microtec都有不錯的產品。當然,這是對一般使用者 而言。專業使用的掃描器你我可能也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