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台電腦上,能安裝的東西很多,最基本的零件為CPU、DRAM、主機板、機殼、電源供應器、顯示卡、鍵盤 、硬碟、光碟機、軟碟機和螢幕,再加上必要的連接線及電線。這些東西裝妥後就能開機進Windows 98/Linux 了。
我們就上面這幾種必備的東西和其它常見的電腦零件做個採購上的建議或是介紹。
第十五篇-談音效卡-本篇編輯日期為2000年11月
《音效卡的選購》
音效卡是電腦的嘴巴,電腦上所有的發聲全靠這張卡了。為了遊戲、影音的需要,音效卡走向多聲道與3D的路,讓使用者配合上適當的喇叭後,就能夠享受這些 科技。
音效卡的市場很冷,第一個因為音效卡的規格一直沒有什麼變動,第二是音效卡在音質的表現都差不多, 一般人聽不出來,我們只知道聲音正不正確,但是音質和喇叭的關係比較大,如果配的喇叭不好,再怎麼好 的音效卡你也聽不出來。因為聲音是不能量化的,就是不能為音質打分數,到現在,沒有幾個人夠公正的 說什麼卡的音質好或不好,因為這很主觀,他說好,也許另一個人就覺得聲音「沒有感情」...,對於 一般使用者而言,更是沒什麼差別。
有時候在規格表上會看到128、64,通常是指發聲數的差別,就是同時能發出多少聲音。現在音效卡都 是PCI插槽,ISA插槽的產品只有二手市場才看的到。有的音效卡會在接頭上鍍金,為的是減少訊號的衰 減,讓音質不受傳輸的影響。有的音效卡在喇叭開大聲一點的時候,聲音會破的很離譜,不過那種音 效卡很少了。有的主機板晶片組會內建音效功能,功能陽春,就是只能發出聲音,聽說音質也很破。
市面上高級的音效卡大概都是指創巨(現在改名為創新未來)的SoundBlaster Live! Platinum,支援多 聲道輸出,接頭上也有做過處理,配上五件式的喇叭,的確不同凡響。一般的音效卡則有YAMAHA、 Fortemedia等等,其實大家的卡都長的差不多,所以也沒什麼好比較的,除非晶片不同,否則每張卡的功 能都差不多。不過如果你只是聽聽MP3的話,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支援多聲道輸出的話,還可以讓你 在環繞音效的環境下聽音樂。YAMAHA的音效晶片支援完整的MIDI,又加入了YAMAHA-XG的功能,售價也 很低,算是便宜又大碗的選擇。
當然,我在這篇所提的音效卡不把專業用的音效卡算在內,那種一張動輒數萬元的音效卡,不是我們負擔 的起的。那些音效卡大都用在音效處理上,也就是專門用來做音樂的,不是專門用來聽音樂的,打個比方 ,你如果只是要個能讓你不用曬太陽的交通工具,Tercel就能滿足你的需求,不用去買法拉利。
有些人天生耳朵好,有些人每天聽的都是天籟之音,他們聽到音效卡和喇叭發出的聲音就能知道好或不好 ,但是如我們一般的凡人,就沒有這種功力了,所以有的人依然可以接受主機板內建音效的音質。
我用的卡是YAMAHA YMF-724F的晶片,在聽MP3的時候並不會有什麼不舒服或是聽不下去的感覺,不過這張 卡才不到五百元,我也沒什麼好挑剔了,雖然我也用過SoundBlaster Live! Platinum,但是我的耳朵感 覺不出這兩者的差別,而且我也沒錢買五件式的喇叭。
不過從雜誌的介紹上,我只知道YAMAHA的卡在CPU使用率上要比SoundBlaster來的高很多。ESS的產品現在 很少見,C-Media和Fortemedia因為支援多聲道的環繞音場,所以現在蠻熱門的。以下是幾種 常見的音效晶片。
Creative SoundBlaster | Creative ES1370、EMU10K1 |
Aureal | AU8830 |
ESS | 1868、ES1970S-3D、Maestro-2E |
C-MEDIA | CMI8338、CMI8738 |
Fortemedia | FM-801 |
YAMAHA | YMF-724F、YMF-744、YMF-754 |
另外,某些音效卡在Linux作業系統上要安裝驅動程式頗為麻煩,要注意。我對音效不挑剔,所以我對音效 卡的介紹也很粗淺,在這裡向網友們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