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台電腦上,能安裝的東西很多,最基本的零件為CPU、DRAM、主機板、機殼、電源供應器、顯示卡、鍵盤 、硬碟、光碟機、軟碟機和螢幕,再加上必要的連接線及電線。這些東西裝妥後就能開機進Windows 98/Linux 了。

我們就上面這幾種必備的東西和其它常見的電腦零件做個採購上的建議或是介紹。

第三篇-談記憶體



《DRAM的選購》

現今DRAM的市場是168 pin SDRAM的天下,但是有被DDR SDRAM併吞的趨勢...,SDRAM分為PC100和PC133兩種規格,但是勝創提出了一種PC150 規格,所謂PC100、PC133和PC150指的是這種SDRAM可以在100MHz、133MHz和150MHz的頻率下運作,不過現在則是出現了 PC166的規格,為的就是滿足超頻的使用者。

一支SDRAM能在多少頻率下運作可以這樣算:若這支SDRAM的速度是10ns,則1/10=0.1,0.1*1000=100, 就代表可以在100MHz的頻率下運作,若這支SDRAM的速度是8ns,則1/8=0.0125,代表可以在125MHz下運作, 同理,7ns的SDRAM可以在143MHz下運作。也就是說,符合PC100的SDRAM,速度最少要10ns,符合PC133的SDRAM 至少要7.5ns才行。SDRAM模組上有個小小的IC,叫做SPD,裡面記錄了這支SDRAM的CL等等資訊。嚴格來說, 一支SDRAM是否符合PC100或PC133,還得靠這顆SPD來做確認才行。

SDRAM分美製、台製、韓製及日製四大製造地,品牌較為有名的是巴比祿、勝創、NEC等等;不過現在 SDRAM大多提供了終身保固的服務,所以如果是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買什麼都沒有差別。

Intel從820晶片開始,支援RDRAM的規格,它的頻率可以達到800MHz,以133MHz下運算的SDRAM來說, 133*8=1064,傳輸量為1064MB/s,RDRAM則可以達到3200MB/s,這樣一來,SDRAM的傳輸速率將不再是 電腦速度的瓶頸。但是因為RDRAM太貴,一般記憶體廠商根本不想花成本去做,而一般的電腦賣場也沒進 貨,所以很難普及。而VIA改推DDR266的記憶體規格,讓記憶體以266MHz的頻率運作,已經獲得多數記憶 體製造廠所支持。所謂DDR指的是Double Data Rate,雙倍資料速度,我們可以看到DDR有PC2100與PC1600 的規格,PC2100指的是以外頻133MHz時,記憶體是以266MHz來跑,可以得到2128MB/s的傳輸速度,而PC1600 指的是200MHz的運作速度,可以得到200*8=1600MB/s,都是原本的兩倍。而在某些雜誌的評比上,DDR SDRAM 的確可以讓電腦運作速度再上一層樓。而RDRAM在Intel推出支援Pentium 4的845D晶片之後,幾乎可以預見 它的滅亡...DDR以後應該是市場的主流了,不過在很多場合,SDRAM還是最常使用的記憶體,例如辦公室 電腦、印表機等等。

一般的SDRAM是168Pin,而DDR是184Pin,筆記型電腦用的是144Pin,理所當然的不能亂裝。

容量該買多大呢?以現在Windows ME、Windows 98 SE的使用下,64MB應該是最低最低的要求,而128MB可以讓你 在使用上有更順暢的感覺。至於美工人員,256MB是最低的需求,否則你在畫圖或3D著色時會生不如死。

隨著記憶體的跌價,許多人為了一勞永逸,乾脆買了512MB甚至是1GB的記憶體回來裝,但是呢,我們可以很明白 地知道,這樣子做電腦不會跑比較快。

有些人也許開始懷疑了,不是說記憶體愈多愈好嗎?怎麼裝了1GB的記憶體,電腦的速度卻沒有呈正比的提升?

記憶體只是一個暫存資料的場所,你可以想像成一個市場,資料讀取到這個市場,就是為了送去CPU做處理,或是 送到硬碟去。記憶體的大小愈大,代表可以送比較多的資料進來,你換個角度想一下,你有多少資料要送?之所以 說記憶體愈大愈好,是因為以前的記憶體價格太貴,所以大家通常裝不夠多,裝不夠多的話,資料就必須等待記憶 體有空缺才能進入,記憶體的大小如果足夠的話,再大就沒意義了。大家要搞楚自己的電腦速度瓶頸在那裡,不要 多花冤枉錢!

所以在速度的考量上,一方面要顧到記憶體的大小,另一方面就是記憶體的速度。在記憶體容量足夠了之後,要 利用記憶體加快速度的話,就是換更快速的記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