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資訊工業有如此的蓬勃狀態,計算機工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實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計算機的緣起,可追溯至西元1300年中國社會所使用的改良式算盤,它可以說是一種手動式的計算器。其後,人類陸續發明機械式和電機械式計算器。至1945年前後,才有電子式計算機誕生。自此之後,演進的速度極快,在短短三十年內,已由採用真空管電路的第一代電子計算機,發展至採用超大型積體電路的第四代電子計算機。
計算機之如此快速演進主要歸功於西元1947年貝爾實驗室科學家們所發明的電晶體電路元件及其後因而興起的半導體工業。 依賴了半導體製造技術,Intel公司於西元1971年推出了世界第一顆單晶 片微處理器4004,促成了現今個人用電腦的普遍流行。再者,半導體製造技術之快速進展使得計算機內之中央處理器或主記憶體等電路之計算能力越做越高、體積越做越小、速度越做越快、價格越做越低。目前個人用的電腦,比1946年第一代電子計算機ENIAC的運算速度快數萬倍,但所佔面積卻縮小了數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