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組
活動檔案
最新新聞
5年500億 暨
交清合併新聞
【媒體報導】
資策會
與
交通大學
攜手邁向創新資訊時代
加強學術研究成果落實於產業應用 提升資訊科技研發的實質效益
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創造國民財富、促進永續發展及增進國民福祉的關鍵因素。根據WEF「2003至2004年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台灣每百人擁有之發明型專利權數,居全球第三位,次於美國及日本,唯顯示創新實力的「研發支出占GDP比率」項目較工業先進國家仍相對偏低(2001年台灣研發支出占GDP比率2.3%低於芬蘭的3.4%、日本的3.09%、南韓的2.96%、美國的2.82%及德國的2.49等國家的水準),亟應加速創新能力,厚植經濟成長潛力。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以下簡稱
資策會
)自民國六十八年成立以來,致力推動資訊產業的發展與技術研發.促進我國產業升級與轉型,及發展新創產業成長,更奠定了我國發展資訊工業的基礎。為達成行政院「科技研發轉型至突破創新」方案,以產業科技研發轉型至突破創新,以學界研發能量釋出至產業界做為推動產業科技研究發展之重點,透過
資策會
堅強的研發團隊,良好的實驗環境,關鍵性技術開發的經驗,和強有力的技術支援;結合學界在前瞻技術研究,顧問諮詢,新血培育,和技術交流的實力,促使技術整合與創新,增進彼此技術研發能力,以提升科學與技術之關聯。
在國內學術合作力而,
交大
校長張俊彥和
資策會
執行長柯志昇於日前(十二日)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書,作為未來雙邊合作的基本依據,具體的合作內容包括:設立研發中心或合作研究實驗室、推動計畫合作、借調與培訓人員,使用場地與儀器設備、交流技術資訊、推廣研究成果等。今年將進行的合作項目有新無線基地台設計、3D網路引擎、地圖編輯器、製作多媒體互動教材、專利分析技術、定位技術、和RFID在智慧型運輸系統之應用等研究課題,期結合雙方優勢技術,攜手邁向創新資訊時代。
交通大學
的研究發展目標,在於結合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及產學合作,透過校內各類跨院、系的研究中心來推動大型整合計畫,進而提昇學術研究水準及教學品質,以利產業界應用與開發,並促進國際學術交流。
交通大學
過去在電機資訊領域一直有全國最完整的師資與研究團隊,多年來已累積相當豐厚的研究能量,此次與
資策會
合作成立之資訊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如圖)在
交通大學
於校內成立一跨系所之研發中心,結合資訊工程系、資訊科學系、電機與控制工程系、電信工程系及電子與資訊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以及其他院系相關教授,組成實力堅強的聯合研究中心。初步分為五大研究群:網路通訊技術研究群、電子商務技術研究群、多媒體技術研究群、嵌入式系統研究群、及整合技術研究群,總計約有二十多位教授參與此項合作,另外校方亦初步規劃一專屬中心辦公室與共同實驗室空間,以供雙方合作事務與研究人員合作交流之用。
交通大學
在我國電子資訊工業之發展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目前國內世界級的高科技公司如宏?痋B聯華、華邦、大眾等佔半數以上均為
交大
校友創辦,三十年來
交大
電機資訊學院與我國高科技工業一起成長,校友人數遍佈各高科技行業,貢獻為各校之冠,師資方面專任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共計一百九十名,其中有十五位教授獲選為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最高榮譽之FELLOW級學者,三位中央研究院院士,二位教育部學術獎,國際學術地位日趨重要,每年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表現卓越。目前與
資策會
合作設立資訊技術研發中心,將更進一步將
交大
的學術研究成果與產業界交流,對相關產業之人才培育及技術提昇作進一步之貢獻。
雙方設立資訊技術研發中心的願景,乃為結合
交大
與
資策會
在資訊技術基礎理論、應用研究及尖端技術開發所累積的能量與資源;整合學術理論與產業技術,發展尖端資訊科技研發技術,並導入產業界;另外更進一步透過雙方的研發合作,培育研發與科技管理人才。在推動的策略,以整合雙方既有研發能量,包括
資策會
的科專計畫與創新前瞻計畫,以及
交通大學
的追求卓越計畫、學界科專、國家型計畫等。以規劃及執行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軸,致力於創新前瞻研究及關鍵性技術開發。
為奠定尖端資訊科技研發的實力,
交通大學
以校內電機資訊相關之研究中心、系所為基礎,與
資策會
合作設立資訊技術研發中心,以
交大
厚實的資訊技術研發能量,結合
交大
在前瞻技術的研究團隊、顧問諮詢實力、人才培育的能力與經驗,與
資策會
堅強的應用技術研發團隊、良好的實驗環境、關鍵性技術開發的經驗和強有力的技術支援,促使技術整合與創新,增進彼此技術研發能力、建構長期合作關係、推動雙向合作,並積極協助產業開發各項前瞻性、關鍵性及共通性技術,擴大前瞻技術應用層面之能量,以建立新興產業,協助傳統產業升級及提昇整體產業競爭力。
【2004-02-16 工商時報 第24版】
|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回到首頁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 1996-2003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